皮影戏(腾冲皮影戏),云南省腾冲县传统戏剧,**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腾冲皮影戏是流传久远、影响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,又被人们称为“影子戏”“灯影子”。皮影戏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,腾冲皮影艺术的引进是从明**始的。相传明朝洪武年间,傅友德和穆盈率**队攻占云南,消灭了元朝的王曦梁,汉族移民开始大量进入云南,皮影戏随之进入腾冲。因腾冲处于滇西,地理位置较相对偏远,而且民族众多、地域和语音差异较大,所以腾冲皮影戏很早就“花开两朵”,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,即“东腔”和“西腔”。此外,腾冲皮影戏大多取材于传说、历史小说和民间故事,其**特点是轻松愉悦的音响效果和紧凑多变的演奏风格,并擅长表演古代战争和神话故事,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。
2011年5月23日,皮影戏(腾冲皮影戏)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**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项目编号Ⅳ-91。
腾冲皮影戏内容多取材于《封神演义》《西游记》、薜仁贵故事等。同一调查材料中记载:“在晒地上搭起台子,在夜间借灯光在布幕上映出(即灯影子),内容多是姜子牙、闻太师、小三军、带马来等封神故事。”民国时期的腾冲皮影戏具有很多的封建迷信色彩,认为有消灾、治病的功效,故常于天灾人祸、**发生时“唱”腾冲皮影戏。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